“銘記·不朽的豐碑”英烈事跡宣講活動在遼寧丹東舉辦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烈士褒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5周年之際,10月24日,“銘記·不朽的豐碑”英烈事跡宣講活動在遼寧省丹東市遼東學院舉辦。

10月24日,“銘記·不朽的豐碑”英烈事跡宣講活動在遼寧省丹東市遼東學院舉辦。
此次活動聚焦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7位優秀講解員以飽滿的情感、鏗鏘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英烈紅色故事,帶領現場觀眾重溫英烈的信仰與擔當,汲取前行的勇氣和力量。
活動以先導片《抗美援朝中的遼寧力量》開場,在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里,遼寧省丹東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的吳瓊通過《血火豐碑》講述了于占和烈士以斷肢書寫信仰的英雄傳奇;江蘇省楊根思烈士陵園的申易以《最后一次爆破》呈現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級戰斗英雄楊根思烈士用生命完成爆破的英勇事跡;重慶市銅梁區邱少云烈士紀念館逯娟的《烈火金剛》帶領觀眾重溫了邱少云烈士烈火燒身毫不動搖、為了勝利而自我犧牲的感人故事;遼東學院何榮卉的《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毛岸英》生動詮釋了毛岸英烈士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山東省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劉茜茜的《一個人就是一個陣地》再現了“孤膽英雄”唐鳳喜孤身堅守陣地兩晝夜,殲敵120余人的光輝形象;遼寧省丹東市抗美援朝紀念館孫從益的《“白云山團”獎旗》讓觀眾感受了代代傳承的“英勇、頑強、鏖戰、堅守”的“白云山團”精神;遼寧省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杜若飛的《回家》深情講述了我國連續12年迎回1011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接英雄回家的故事。
活動由退役軍人事務部褒揚紀念司(國際合作司)、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烈士遺骸搜尋鑒定中心)與遼寧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主辦,江蘇、山東、重慶三地退役軍人事務廳(局),以及中華英烈褒揚事業促進會、丹東市委宣傳部、遼東學院、丹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協辦。部機關相關司(局)、直屬單位黨員干部代表,丹東市有關單位代表、遼東學院師生代表、駐丹東部隊官兵代表、各界群眾代表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