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幸福生活都是先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口述:湖北荊州 劉 潔 105歲
整理:常夢星 王際凱
我叫劉潔,原名劉琳月,1920年出生于河北省無極縣古莊村的一個農民家庭。
我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老大曾曉延在延安出生,老二曾健在河北出生,老三曾曉陜在陜西出生,小兒子曾曉東在東北出生,幾個孩子的名字都和我年輕時的經歷分不開。
如今,我的記憶力大大減退,然而,不管過了多少年,自己和戰友在戰場上殺敵的情形依然歷歷在目。
當年,我的二哥和三哥先后加入八路軍,一個當了副連長,另一個是中隊長。我收到部隊送來的革命烈士證時,才知道哥哥們都已犧牲。在他們的影響下,我從小就立志從軍報國。
1938年,我被推選為村婦救會主任,白天帶著全村婦女為八路軍制軍衣、做軍鞋,夜里偷偷潛入敵人控制區,宣傳黨的政策。那時,母親把我的名字改成了劉潔,她覺得劉琳月這個名字“不夠革命”。
日偽軍對帶頭抗日的我恨之入骨,懸賞捉拿我的通告貼滿縣城的大街小巷。為了逼問我的下落,他們將我的外公綁在村口的槐樹上,經過一番嚴刑拷打,老人沒幾天就去世了。
帶著對敵人的滿腔仇恨,18歲的我在村外的地道里對著黨旗莊嚴宣誓,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無極縣地處冀中平原,是地道戰的主戰場。我發動鄉親們挖地道、傳情報,帶領民兵炸毀了敵人的交通要道,用“敵來我躲、敵撤我擾”的游擊戰術來打擊敵軍。石碾子和水井里面都有洞,敵人來了,我們就鉆進洞里,敵人走了,我們就展開襲擊。
一次日偽軍突襲中,為了掩護鄉親們撤離,我故意暴露行蹤,引開追兵。最后,我跳入一口枯井,在地道中待了三天三夜。
1942年,我穿上八路軍軍裝,成為一二O師三五八旅的家屬隊隊長,帶著村里的婦女穿梭在槍林彈雨中。
1943年,我進入延安抗大附中學習,遇到了相伴一生的戰友曾祥煌。他出生于湖北潛江,1932年參加革命,曾任紅二軍團六師十六團連指導員、團政治處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多年來,我們夫婦二人經常教育子女要自尊、自立、自強,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在我們的影響下,老三曾曉陜、老四曾曉東分別于1970年、1969年參軍入伍。
我這一輩子,沒有辜負組織的信任,也忘不了那些戰場上的經歷。我希望現在的年輕人能記得,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要發奮圖強,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